合规管理的6大认知误区

2019-10-28 浏览:4111次


       合规管理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的认知误区,稍有不慎便会掉入看似在理的陷阱之中。以下这6大认知误区,你都注意到了吗?

  误区一:合规只是合规管理人员的事?

  如果有人说合规仅仅事关合规管理人员,合规管理人员“搞定”就可以了,那就可以知道他根本没有做过合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没有合规管理人员搞不定合规,只有合规管理人员也搞不定合规”。(中国注册风险管理师协会)

  一个成熟的合规管理体系,既要有合规管理人员来统筹规划,也要有熟悉财务、产品和市场营销的业务人员帮助合规管理人员深入理解业务框架与核心。在许多企业内部调查阶段,专业技术人员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合规管理人员更重要。

  一个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不一定可以胜任合规管理工作。就像GE公司首席法务官要求公司合规管理人员熟悉商业一样,如果一个合规管理人员不熟悉企业的商业模式,其法律专长反而会成为弱点,而一个融会贯通法律和商业的合规管理人员才能担当起统筹企业合规工作的重任。

  误区二:合规游走在灰色地带是本事?

  面对日趋严厉的政府监管和层出不穷的监管新规,很多企业高层都对合规提出:合规要帮助企业寻找灰色地带并在这狭窄区域谋取利益,甚至有时以此为考核导向,让合规工作都按这一方向调整。此时,合规作为业务的智囊出谋划策,合规更像业务的一部分,完全失去了独立监管功能。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事实证明,大部分为企业灰色地带出谋划策的合规部门最后反而害了企业。这样的合规不仅没有担当起本来应该担当的职责,还让企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游走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是一种本事。

  企业经营是一个长跑,不是一两笔买卖。即使短期拥有较高的盈利,但盈利的同时如果带来较大的隐患,那么对于企业长期的经营来说它可能就是个负担,这时企业要敢于放弃。做正确的事情永远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得多。

  误区三:合规要“从娃娃抓起”?

  我们经常讲合规要“从娃娃抓起”,意思是合规要从企业基层的员工抓起,逐步树立企业的合规意识,最终形成全员合规文化。这种说法在行内虽然盛行,但却难以被认可,因为它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

  合规从来都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如果企业高层不重视合规,即使基层员工每个人都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最后执行效果可能也不显著。

  事实上,常常因为企业高层有意无意中透露出不重视合规的一句话,而让日积月累的合规工作毁于一旦。上行下效,基层员工最善于察言观色,如果企业高层不是从心底尊重合规,员工会很容易捕捉并效仿;况且,没有人愿意主动接受约束和监管。

  误区四:合规核心是“灭火”而不是预防?

  预防做得再好,也不会有人关注,但违规事件处理好,却更容易得到赏识和重用。企业领导的这种短视行为常常误导合规人员的工作方向,导致合规人员主动迎合管理层的好恶,为了办好一件领导关注的事情而投入重兵,而将真正有利于企业长治久安的合规预防工作束之高阁,导致企业未能建立起一套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反而是在不断的弥补制度设计不合规造成的结果,最后导致合规工作失效。

  误区五:违规总是突然而至?

  当合规事件发生时,每个人都会抱怨事前毫不知情,总是突然而至搞得大家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你一定不要相信这样的说辞,而应该更相信德国人海恩提出的一个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导致;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任何风险事故都是可以预测的,除了自然灾害,没有突然而至的风险,除非是当事人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和责任心。

  因此,当企业出现无法预知的风险时,一定是合规的责任心出了问题。合规最起码要做到这点: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前,要及时对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问题的发生,及时解决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误区六:合规风险讲一万遍就会深入人心?

  对于全员合规意识的重视往往体现为——每个合规风险讲一万遍就会深入人心,但前提是听众是带着耳朵来听的,或者不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作家周濂有句名言“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用在合规事务上再恰当不过,合规工作不怕不懂合规的人,而是怕半懂不懂,或者是不懂装懂而根本听不进去的人。

  更让人郁闷的是,合规管理中经常发现尽管每个人都知道防患于未然,也明白防控风险的成本不足后续处理成本的十分之一,但仍然心存侥幸。讲一万遍风险不如吃一亏,而且吃得亏越大,以后对合规越重视。
    (来源:商业合规观察 )

延伸阅读